当前位置: 首页 >美院新闻>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美院展讯】面孔|朱立臣个人作品展

来源:美术学院 作者: 时间:2023-11-13 22:55 点击: 字号:【

ebc93f9b609b489b9e16a9f07c73f574.png

   前  言   

立臣是东北人,却寡言少语,刚见面时我甚至质疑他的家乡在东北。

立臣本科阶段学的是油画,研一的时候花了不少时间转型。那时候他多画风景、静物,采用不透明水彩材料和技法,画面色调沉着,有油画的厚重感,我觉得挺有新意,鼓励他往这个方向去研究。后来他把研究方向转到人物肖像,我表示了担心,认为这样的表现形式和观念比较陈旧,不容易出成绩,同时希望他多创作一些大场面的主题性作品。

性格内向却立场坚定的立臣坚持把研究方向锚定在人物肖像上,他的坚持也让我从担心变成支持和鼓励。人物肖像是绘画最难表现的题材,因为除了外形特征,每个人都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只有展示出人物的精神内涵,才是一幅成功的作品,而要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经过两年的创作和研究,立臣的肖像画突出了水彩画的透明特性,高度归纳和概括了对象的色彩和形体,尽管画幅不大,但人物的形象特征却非常鲜明,通过形象传达出来的内心世界非常细腻。

回过头想想,我一开始对立臣的担心是多余的,参展和获奖并不是学生是否成才的唯一标准,坚定执着的学习态度才是做学问的好习惯。我希望他保持这个好习惯,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埋头前行,不问曲终。而登高望远,极目楚天舒的那一刻,总会在它应该到来的时候到来。

韦俊平

                              2023年11月1日

——届时欢迎您的光临——

展览时间:2023年11月15日-2023年11月19日

开展时间:2023年11月15日上午10:00

展览地点:广西艺术学院相思湖校区美术教育学院一楼陶养美术馆

主办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处、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水彩画系

   朱立臣个人简介  

57be17935271442c98275c9c62585198.png

1996年出生于黑龙江省海伦市

2020年本科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

2021-2024年研究生就读于广西艺术学院

师从韦俊平教授

现为广西美术家协会会员

  主要艺术活动  

2018年 作品《寂静的村庄》获第三届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师生“国画 油画”专题画展 学生组 一等奖;

2018年 作品《格调-1》获黑龙江省第八届水彩画双年展 优秀奖;

2019年 作品《格调-1》获黑龙江省首届青年水彩艺术展 铜奖;

2020年 作品《格调-05》获黑龙江省第九届水彩画双年展 入选;

2021年 作品《格调-13、格调-14》 获广西艺术学院第二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绘画比赛 优秀奖;

2022年 作品《夜泛邕江》获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新时代新南宁美术作品展 入选;

2022年 作品《似曾相识的你》获漓江画派首届青年美术作品展 三等奖;

2022年 作品《面孔-12》获广西艺术学院第二十七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绘画比赛 三等奖;

2022年 作品《静谧的企沙》获喜迎党的二十大——广西北部湾海丝路风情水彩画展 入选;

2022年 作品《似曾相识的你》获2022隔江问道——首届中国学院水彩教育论坛暨全国学院中青年水彩画家邀请展 入选;

2022年 作品《面孔-5》 获第十届黑龙江省水彩画作品双年展 优秀奖;

2022年 作品《面孔-23》 获踔厉奋发——2022中国水彩粉画年度学术展 优秀作品奖(最高奖);

2023年 作品《脊梁柱-1、脊梁柱-2、脊梁柱-3、脊梁柱-5、脊梁柱-9》 获第三届广西高校大学生水彩·粉画作品展 入选;

2023年 作品《悠梦-1》 获“迎五四 共青春”广西首届青年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 入选;

2023年 作品《温阳下的侗寨人家-1》 获山西省第六届小幅水彩画写生作品展 入选;

2023年 作品《蔓》 获广西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展 入选;

2023年 作品《繁日下的江畔》 获欣欣向荣——首届黑龙江省新文艺群体美术作品双年展 入选。

  赏·部分展览作品  

0f4b868cbb114bb8903b65f975aec215.png

8ecf4c2894a84e01a810ac1e464e8fdb.png

《面孔-1》纸本水彩 12.5x18cm 2022

《面孔-44》纸本水彩 12.5x18cm 2022

21e4d0497b18465c8839a5f1ae81c399.png

302c443d550a4e298c10c53416d406b0.png

《面孔-12》纸本水彩 12.5x18cm 2022

《面孔-3》纸本水彩 12.5x18cm 2022

5c911c7546cb450c9ad7c8c0a46fc897.png

aa5a8fc922284b93a9c7808197e3a0ce.png

《面孔-79》纸本水彩 12.5x18cm 2022

《面孔-11》纸本水彩 12.5x18cm 2022

e3c2b2e169ad484bb8fbbb9cca9e8099.png

d17f36730b8a4409ade471fe30df68cc.png

《面孔-2》纸本水彩 12.5x18cm 2022

《面孔-5》纸本水彩 12.5x18cm 2022

1ba7d368cfcd476daa2a013bd4c5cfb5.png

《面孔系列之一》12.5x18cm x16幅 2023

d48251271bb84d8eb7a955752135f10f.png

《面孔系列之二》12.5x18cm x16幅 2023

2607a5f5a6c2461980083dfaaf17cbfd.png

 《面孔系列之三》12.5x18cm x16幅 2023

fe98ec7fb57d435ba16dd8b8f0f22551.png

《林屋》水彩画 12.5x18cm 2023

60c7613581e14802ab53fc9aafd0bff7.png

《西递写生-1》水彩画 12.5x18cm 2023

f1a36011811a44f994e7050fa6cd134b.png

《门洞里的暖阳》纸本水彩 12.5x18cm 2023

鉴·创作自述  

本科时候我是一个画油画的,考研转到水彩是对赵云龙老师和赵龙老师作品的迷恋。于是上天的眷顾让我来到广西艺术学院来研学水彩画。

刚刚踏入广西艺术学院的校园时,被青山秀水的南方风景深深感染着,包括学校里的从未见过的可以开出粉红色的花树、笔直又附有风韵的细竹,最令人意外的是校园池塘中自由呻鸣的白鹅,这无不吸引了我浓厚的好奇心。

研一这一年里不断的在实验、摸索,尤其是水彩画材料的特性上,总是让我行走的非常艰难,风格样貌上也过于流于形式,无法合理有意味的将客观景象转换到自己的画面上,这个过程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这种作品并不是自己想要的,抉择后我将题材瞄向了人物肖像。

创作面孔系列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在纸张上选择了32K水彩纸,这样在尺幅上可以让我在面对客观人物的时候更加肯定、更加自由,畅快的画完一天后甚至可以画十几张。在这个过程中也让我迷上了水彩的“湿画法”,颜料的矿物质颗粒和水相互交织、相互碰撞让我非常兴奋,这也是让我从油画转到水彩的原因之一。

面孔的前期创作除去技术层面外注意力集中在肖像的点线提取和颜色的协调性上,人物具体的识别度上则让我抛去到一边。这在创作中期让我意识到了这样问题的严重性。抛去人物的识别度在某种程度上就失去了人物肖像的精神性和意义。思考过后在创作过程中逐渐把速度放缓,推敲人物的造型、情绪、趣味性、绘画性、节奏、黑白、色彩等因素。

在创作中建立出一张画面很容易,否定一张画面就会很艰难。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每个阶段都会对上个阶段加以总结,发现自身的问题,解决问题并继续往下走。坚持不懈、踔厉奋发总会看到黎明再起。

 析·个人专访   

访谈者--访:

这次的展览主题是“面孔”,为什么研究生阶段会将重心放在对水彩人物肖像的研究上?有特别的什么契机吗?

选择人物肖像的最主要原因是对其非常感兴趣。人物肖像虽然是一个“小场面”,但是蕴含极高的深度,每一副“面孔”的背后都有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独一无二的人物性格和精神内涵。说起画人物肖像有一部分原因是对本科创作的延续,我本科是学油画的,那个时候经常临摹大师的人物肖像,这对我帮助非常大,于是画了一批习作后开始着重思考创作的题材,但是大四下学期由于疫情一整个学期无法回到学校,所以创作没得到自己预期的呈现。于是到研一的时候画了一些其他的题材,自己也不是很满意,就重新拾起人物肖像这一题材。

对于这次展览中“面孔”,你是如何从一开始的注重创作形式的表达,意识到自己的创作缺乏人物的辨识度?

在创作面孔系列之前的阶段是画风景题材,但始终达不到心中的预期。思考后转到“面孔”系列创作后,在创作的时候意识到了点线面的形式,就想到能不能将这种艺术形式和人物肖像相结合,于是尝试了很多张,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可能最令自己满意的是这一张(见图一),整体看起来色彩简洁、造型概括,用有弹性的线条勾勒轮廓,以绿色深灰色的点来活跃人物形象,当然这些线和点的位置要讲究一些,不能整个轮廓完全用同样的线条勾勒,背景上横向黑色的线条起到稳定画面同时又富有装饰意味。这个阶段的主要的注意力都放在这些因素上面,但是画了一批作品后总感觉画面中少些什么,总结过后发现把形象过度消减是禁不起推敲的,也失去了人物肖像画的真正意义,慢慢的把缺失的那部分弥补进来了。

ef1875058e2c437599cd9b5809b0e03d.png

《面孔-44》12.5x18cm 水彩画2022(图一)

联系你此次展览的主题,你是如何理解“千人千面”这个词的?你的“面孔系列”作品中不同人物是如何做到“形神具备”的?

千人千面这个词我理解的就像我前面说的一样:“每一副‘面孔’的背后都有独一无二的人生经历,独一无二的人物性格和精神内涵。”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表达每一副“面孔”的时候不能单单按照技术层面上去理解和认知,有人存在的素材中就包含了精神性,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会反映出其不同的心境,在人物变形的时候这些一定要考虑进去,变形后的人物形象还要让观者能够识别出变形之前的人物形象,这在画人物里是非常难的,需要认识很多人,认知很多新的事物。

访谈者--谈:

对立臣师兄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很有特色的东北口音。

但是他的画却和他面对我们的健谈有着很大的反差,尺寸不大的一幅幅水彩人物肖像画,色彩、光线、明暗都拿捏的很准确,细腻的水彩质感里又兼具了不同人物形象的神采。在和我讲他这一路来的创作思路时,他都能准确的找出自己不同时期的作品,然后给我一一分析不同时期作品哪些地方是需要改进的,哪些作品又是自己很满意的。他对自己在水彩创作这条路上有很清晰的认知,并且目标明确的朝着自己的人生迈步。对我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滔滔不绝,在他身上能看到一个创作者对绘画最简单而纯粹的热爱。

在表情各异的面孔上,色彩晕染、明暗变化,立臣师兄把对每个人物最细腻的感受熔铸其间,正如他所说的:“有人存在的素材中就包含了精神性,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每一个表情,都会反映出其不同的心境。”人物的变形是创作的需求,但是在每个变形人物的背后,支撑着作品的是他们的“精神性”,而立臣师兄很好的再现了这些人物背后的“精神性”。

路漫漫其修远兮,“面孔”是个句号,也是一个逗号。每一个留在纸上的面孔都是一个个在自己短暂人生中留下印记,是一路走来的痕迹,最后祝愿立臣师兄一步一个脚印,有力的、稳健的、顺利的走向人生的每一个阶段!也预祝立辰师兄本次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葛艳 2022级美术史学理论方向研究生

 品·品评作品   

《面孔》个展呈现了朱立臣独特的创作风格,以各种各样的人的面部特写为主题,构成了这个令人印象深刻的整体展览。这些“面孔”散发出一种朦胧的感觉,给人一种莫名的悲伤和阴郁的情绪。朱立臣巧妙地利用水彩的特性,将色彩渲染和层次感结合,笔触细腻而模糊,创造出微妙而神秘的画面效果。

每一幅作品都有其独特的个性和表情,与观者四目相对,仿佛与肖像画中的人物进行无声的对话,能够感受到这些肖像画中蕴含的故事和情感。观展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自身情感和与他人之间联系的思考。通过朦胧的画面,仿佛在与画面的互动中体验到了触动心灵的力量,也感受到朱立臣通过绘画精彩表达了画中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张小年 2022级中国近现代视觉艺术文化方向研究生

“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面孔,或黯然神伤、或充满活力、或平静冷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脸庞上写着他们所经历的....”

朱立臣笔下的“面孔”各有特色,每一副画面都很好的勾画出了人物特色,顶天立地的构图更好的突出来每位人物的面孔,让观者更好的将目光停留在每一副画面的人的脸上,呼应了本次展览的主题“面孔”。用简洁的笔触勾画出每一位的五官与表情,很好的传达出了每个人的特点,强烈且突出。

在他的笔下,每个人的面孔都有自己特色。如其作品《面孔-3》整幅图构成尤为饱满,女孩的脸占满了整个画面,一束光打在女孩的脸上,女孩微笑着看着前方,眼神特别有吸引力,让人不自觉的与其对视;以及其作品《面孔-4》依旧是饱满的构图,并没刻画五官,却显示出了老人历经沧桑之感....可见,其每一副画都生动的刻画出了每位人物的特点,仿佛能从他们脸上了解他们所经历的、所感受到的,引发观者内心深处的思考和情感共鸣。

每一个人物背后都能看到朱立臣对于生活的记录,对于身边每一位朋友、同学、工人的关心,用心去倾听他们、刻画他们,用画笔定格来定格世间美好、定格每一个美妙的瞬间。

 ——林慧冉 2022级中国近现代视觉艺术文化方向研究生

初见朱立臣所创作的《面孔》,第一感觉就是很有趣,不自觉地吸引人并触动情绪。虽未曾谋面但通过他的作品能感受到其对水彩创作的激情与热爱。

他笔下的每一副面孔都各不相同,既有写实创作、抽象创作,又有变形的处理,风格多样又保持了自己的个人特色。通过面孔的创作,他将自己的感性体验带入到纯粹绘画世界中,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感知世界。作品看似小幅,但在有限的画幅中构建画面张力,引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在他的创作中,极少有背景的描绘,人物的面孔就是画面的唯一主体,他在作品中多用柔和的淡色、浓重的墨黑,色彩的选择基于作品表达的基调,注重色彩的对比和调和,通过色彩的明度、冷暖、纯度等变化来表现画面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在每一张面孔的背后都能感受到画家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在作品中更多注重主观思想,强调表达,因而其创作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与艺术魅力。

——邓娟娟 2023级美术史学理论方向研究生

    策展人简介    

672584c5afca4a36b705dd545732700c.png

葛艳,安徽合肥人。广西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美术史学理论方向研究生在读。

分享到:
[打印正文] 返回顶部]